第140章 李世民的心思_大唐:我真不想当皇上啊!
笔趣阁 > 大唐:我真不想当皇上啊! > 第140章 李世民的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0章 李世民的心思

  第一百四十章李世民的心思黄举人身后一富贵老者突然笑了起来。黄举人扭头问道:“你笑什么?”

  那富贵老者说道:“我听说的有些不同。”

  “噢?有何不同?”

  众人看向富贵老者。富贵老者说道:“秦王殿下在宴会上不是做了七七十四十九首足以流传千古的诗词,而是九九八十一首!”

  “这么多?”

  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富贵老者又说:“而且秦王的老师并不是黎山老母,而是南华上仙!”

  “胡说,明明是黎山老母,怎么会是南华上仙?”

  黄举人也不乐意了,脖子粗脸红,一副要打仗的样子,众人纷纷劝解,都说:“总之,秦王的老师是神仙就是了。”

  如此一来,二人才没有打起来。李炎在宫庭宴会上斗酒作诗,篇篇足以流传千古之事很快传遍了整个长安,随后又传遍了大唐,整个大唐的街头巷尾都在热议李炎,一直之间,李炎登上了大唐的热搜榜榜首,许久都无人能撼动。而随着李炎获得“当世文圣”的称号之后,李炎的人望一时之间达到了一个众皇子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大唐百姓的心中,李炎武能安邦定国,横扫千军,文则盖世无双,笔下生花,这样的人才,绝对是上天赋给大唐的天纵奇才,这样的人如果不能当太子,那何人有能当太子呢?一时之间,民间涌动着强大的浪潮,希望李炎能成为东宫太子,成为大唐的继承人,在所有人看来,李炎是大唐最完美的接班人,李炎取得了巨大的人望,这人望已完全超过了魏王李泰,一时之间风头无二。飞霜殿,桌上放着一张字画,赫然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这《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也是李世民的最爱。只是这《兰亭序》原本在庙里一个老和尚手中,李世民重金收购而不得,于是李世民派了一书生与老和尚假装交朋友,然后这书生从和尚处盗走了《兰亭序》,李世民没事的时候就爱赏玩这天下第一行书,还立下遗言,自己死后,一定要将这《兰亭序》陪葬,由此可见他对这幅字喜爱到了什么程度。今天再次赏玩《兰亭序》,李世民心中格外高兴,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昨天的宴会上,李炎大放异彩,这让李世民很是满意,心情也很是激动。一直以来,李世民都在为继承人而发愁,原本的太子李承乾行为不端,他就经常想要废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而余下的儿子中,李治年纪太小,而且生性懦弱,李世民颇不为喜,李恪倒是很讨人喜欢,英武过人,很像年青时的自己,但是却是庶出,而且文学上没有什么建术,再加上李恪在朝中并无人支持,所以基本也被排除了继位的可能。倒是李泰,才华出众,一直以来,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世民一直想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昨天的宴会,实际上李世民的主要想法是为了让李泰出出风头,如果李泰得到了这“当世文圣”的称号,那就会人望大增,自己再立他为太子,别人也说不出来什么。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明天的宴会,却被李炎抢了风头,成就了李炎。一直以来,李世民虽然对李炎不错,可那是因为李炎自幼流落到民间,吃了许多苦,李世民觉得对这个儿子有亏欠,所以想好好补偿他,但只是想让他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培养他成为太子。因为李炎认亲时间不长,不是自幼生长在民间,所以李世民从情感上,对李炎并不是特别贴近,而且李炎的出身太差,母亲只是一村妇,根本不可能成为太子的侯选人。还有,李世民一直认为,李炎虽然有些小聪明,但他生长于民间,混迹于市井之中,文化素质根本不可能好,所以对他也没有抱什么希望。然而这两年来,李世民对李炎却一点点扭转了看法,转变了态度。先是李炎喜欢经商,建立了陶朱馆,结果半年之内,在李炎的精心管理下,陶朱馆就收获了巨大的利润,李炎还发明了肥皂、香水、白酒、提纯了精盐,为大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李炎自己在短短时间内就成为了大唐的首富,如此强大的经商能力,实在让人刮目相看。直到这个时侯,李世民对李炎印象虽有改观,但他觉得,李炎不过是有一些小聪明而已,而且自古以来都是重农抑商,农业为本,李炎却爱好经商,这有些本末倒置了。等到李炎为大唐出兵吐谷浑献出了大量的钱财之后,李世民才意识到,原来经商也可以帮助国家发展,成为主要的财源,从这一刻起,李世民才转变了对经商的态度,也渐渐认可了李炎的行为。但这时李世民只是认可李炎有些经商的能力,不过李炎远赴西突厥,从很多竞争者当中娶到了西突厥毗达公主,还在西突厥内乱时成功脱险,这让李世民终于意识到了李炎的能力可能远没有自己看到的那么简单,或许未来李炎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官吏。所以,李世民才任命李炎为代州大都督,为的就是考验一下李炎的能力。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炎在这个位置上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先是整顿吏治,发展生产和经济,将代、朔、云等五州从贫瘠之地发展成为了富庶之所,还在军事上有着巨大的建树,以极少的兵力大败薛延陀主力。这让李世民意识到,李炎还可能是一个优良的将军,随后才给李炎机会,让他带兵平定高昌,出击松州。而李炎也不负所望,只以五千骑兵就平定高昌,无伤俘虏上万西突厥士兵,二败薛延陀,夺回白道川,使突厥李思摩完全听命于大唐,在松州又大破吐蕃,这显赫的战功让李世民极为震惊,他终于意识到,李炎绝对是一个旷世良将,像极了年青时的自己,这个时想,李世民终于有了立李炎为储的心思,然而,这只是一个想法,想操作起来却很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